“走下神坛”:那些重仓 Terra 的顶级机构们,事后有哪些反思?

引言:Luna 从数百亿市值到顷刻归零,而就在短短几个月前,它还完成了一轮10亿美元的融资,由 Jump Crypto 和三箭资本领投,Republic Capital、GSR、Tribe Capital、DeFiance Capital 等参投。

全球顶级量化机构 Jump、加密新锐资本三箭、韩国头号加密VC Hashed 以及以设计经济模型著称的 Delphi,被戏称 Terra 的四大护法。Galaxy CEO Mike 将 Luna 进行纹身,更是成为了一幢笑话。

目前 Galaxy Delphi DeFiance 都发文详细阐述与反思了此事。

来自 Galaxy CEO Mike Novogratz 的一封信:

我的纹身将不断提醒我,风险投资需要谦逊。

致我们的股东、朋友、合作伙伴,以及加密货币社区:

在过去的一周里,我一直在反思经济和宏观市场,我们的行业以及 Galaxy 在其中的地位。

目前在市场或 Terra 生态中,都没有任何好消息。仅 Luna 和 …

Continue Reading

专访Messari创始人:NFT 监管风险小,算法稳定币实验是必要的

入行的背景以及早期的故事

Eric:所以我今天非常兴奋地邀请 Ryan Selkis 参加播客。对于那些不了解 Ryan 的人来说,我可以给出的最好的比喻是,我觉得我在和加密货币世界的谷歌对话。Ryan 是这个领域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他在这个领域深耕了相当长的时间。花费了超过 250 个小时撰写出了超过 160 页关于加密行业的展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文中提到的很多预期已经成为了现实。而在我们讨论关于市场的预期之前,我希望你能从头说起,比如讲讲当你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契机进入的加密行业?入圈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以及你揭露 Mt.Gox 的「传奇故事」。

Ryan:我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投资和创业。我刚出校门就开始做风险投资,刚出校门就得到了一份我梦寐以求的工作,和一群非常聪明的人在一起做事。换个视角来看的话,那就像是一个为期三年的创业训练营。我很快意识到我想站在电话的另一边,所以我在 25 岁时创办了我的第一家公司,我在 2013 年年中关闭了它,就在我开始密切关注比特币的同时。当时我延后了一年商学院的学习,所以我有 10 个月的空档期,虽然这个时间段不够找工作,但大把的空余时间让我坐立不安。幸运的是,在那之前的几年,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比特币,不过当时我并没有买它。除非你当时在挖矿,否则并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把钱投入其中以获得比特币。我对它的了解并不深,因为我聚焦于美元、国债以及黄金市场。不过因为 Fred Wilson 投资了 Coinbase,而且 Winklevoss 兄弟在那年夏天提出了 ETF 申请,我当时又重新关注到了比特币。当联邦调查局关闭丝绸之路时,我一下想明白了,原来比特币是可信的,那些作恶的人是可以被惩戒的,这就意味着比特币并不仅仅是那些洗钱者或者社会渣滓所利用的资产转移工具,而能够产生可观的正面价值,

不过我开始进行相关的写作是很偶然的。我在推特上使用的 twobitidiot 是 Reddit 的一个弃用名,最开始的时候还有几个月我的账号是完全匿名的。当时这个行业太小了,即使是 CoinDesk 也仅仅创立了几个月,真的没有那么多的信息来源。Reddit 比特币论坛可能是每天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因此,我建立了一个 Newsletter,只是每天对所有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简要介绍。那时候相关的头条新闻通常只有四五个,有时候当天发生的事情甚至算不上头条事件。那个 Newsletter 其实更像 …

Continue Reading

Chainalysis报告:谁在持有和投资 NFT?

作为加密行业里最热门的一个垂直领域,NFT 在 2021 年出现了爆炸性增长,随着进入 2022 年,整个市场开始趋于平稳。数据不会说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NFT 市场自 2021 年初以来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交易量显着增长但呈周期性波动

自 2021 年初以来,NFT 交易量显着增长,但这种增长伴随了周期性波动。NFT 交易活动起起落落 ——2022 年 1 月继续保持了 2021 年的增长态势,但在 2 月份进入低迷状态,接着又在 4 月中旬开始复苏。

截至 5 月 1 日,有超过 370 亿美元的资金注入 NFT 市场,如果剩下 7 个月内市场没有异常,那么今年 NFT 市场很可能会超过 2021 …

Continue Reading

做多应用层,做多Web 3华人创业者!

不知何时起,WEB3 华人创业项目成为了“土狗”的代名词。

一级VC投资者问,项目是中国人做的么?是的话,那么投资得谨慎点,或者估值得低点。

二级市场投资者问,项目是华人项目么?是的话,那么得跑快点,华人项目都喜欢割一把就跑。

当“WEB3与中国无关”在朋友圈刷屏,那么恰恰说明,“WEB3与中国人息息相关”。

在WEB3华人创业者的冰点时刻,我们旗帜鲜明地喊出口号:

做多应用层,做多华人出海创业者!

看多应用层

我们的老读者应该熟悉,我们此前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加密英雄,中国断档》,文中提出一个可能“政治不正确”的观点: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Crypto,中国人或者说华人不擅长底层基础设施与协议,优势在于应用层,尤其是和人性相关的领域,比如开赌场、做社交、做电商、搞游戏……

WEB2.0时代,中国互联网在应用层的成功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

TikTok横扫全球,4年时间,跻身全球APP10亿MAU“俱乐部”;《原神》问世半年即登上了全球RPG手游收入最高的宝座,米卫军(米哈游的粉丝)遍布全球…… 在WEB2.0,华人应用可以“称霸全球”,那么WEB3.0时代,华人同样可以。

在加密世界,一直有一种“重协议,轻应用”的思潮,这或许和“胖协议”的投资理论有关。

2016 年 ,还在USV 的 Joel Monegro,发表了名为《Fat Protocols》(胖协议)的文章,核心思想是:区块链和互联网价值捕获模式不同,互联网时代的价值大多被应用层捕获,比如 Google、Facebook、阿里、腾讯等,而为互联网提供支撑的 TCP/IP、HTTP 等底层协议并不能捕获价值。

区块链则相反,价值将集中在共享协议层,只有小部分价值分布在应用层,由此有了「胖」协议和「瘦」应用的说法,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公链投资热潮。

现在回头来看,Layer1的确是过去几年最大的Alpha。

但是,胖协议一定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么?

我看未必。

首先,协议和应用不一定是“胖”和“瘦”的关系,而是“前”和“后”,先有基础设施的完善,再有应用层的繁荣。

因此,与其说是Layer1 捕获更多价值,不如说 L1 本身的要求就是“足够大,才能足够安全”,特别是在POS成为主流共识机制的当下。

当公链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L1会逐渐成为新的Beta,应用层才是新的Alpha。

原因很简单,未来,WEB3的叙事想要一直延续发展,那么一定需要更多的用户,“出圈”成为新的挑战。

应用捕获用户,相比协议只能通过一套既定的规则实现价值捕获,应用更容易建立用户信任、强化用户黏性,用户跟随应用,而不是协议。

只要有了足够多的用户,那么应用就有了与L1叫板的资本。

一方面,应用可以摆脱单一链的约束,多链扩展。

更重要的是,当超级应用诞生,为协议层贡献了海量的用户流量与资金,但又不得不给协议“交税”,那么超级应用就有动机分叉协议,自成一链,把自己打造成基础设施,原协议根本无力阻止。

这是一种必然趋势。…

Continue Reading

Sharding Capital合伙人:为什么年轻力量更应该参与Web3创业和投资?

本文梳理了Sharding Capital合伙人Belinda Zhou在AFIC创业大赛纽约站的演讲分享。

整理翻译如下:

最近,我在参与区块链活动的时候遇到了不少新生力量,比如14岁的solana开发者,16岁在Avalanche gamefi项目的美术creative lead。他们这一代出生就已经浸淫在web2,习惯了创造和分享,web2对他们来说已然是传统行业。在web3世界,他们可以通过认知的提升颠覆传统创业的年龄偏见,实现更快速、更正向的个人价值探索和经验积累。

我本人是在2017年进入区块链行业,即当过web3创业者也当过web3投资者,算是一个比较全面的web3体验官。我经常被问到,为什么我年纪才二十多岁,却拥有这么多的从业经验和丰富的人脉资源。其实这个答案就是因为我的行业是web3,一个高速发展变革的行业,web3行业很多年轻人都算年轻但经验丰富,因为敢被给到ownership,这点我认为在web3世界尤为可贵。

Web3消除年龄偏见 给予年轻人最快的自身价值探索

举个具体点的例子,作为程序员,在web3的世界,只要有一定能力,他们可以根据贡献得到合理甚至丰厚的激励,可以去参与以太坊、Solana或Near等开发系统的生态建设,可以去像Gitcoin这样开源软件和社区捐助平台提交自己的项目,可以去像Immunefi这样的web3漏洞赏金平台当白帽黑客检查项目方的智能合约,可以去参与感兴趣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参与开发。在web2,咱可能就是一个普通的程序员,没法有这么多的高光时刻。

每年的iOS开发者大会,苹果都积极吸纳人才和技术不断发展,但唯独不一样的是,iOS系统永远独属于苹果公司,任何外部技术开发人员都没有话语权和分润权。又比如说,艺术/音乐创作者可以通过直接向粉丝销售NFT等物品获利,并获得90%以上的创作收入。

了解互联网的不同阶段Web1/2/3

由于今天现场观众对web3还接触的不多,这里先简单阐述下web1/web2/web3的区别。

互联网主要有3个时期。

Web 1:read only

用户主要身份是读者,很少有交互,代表公司主要是网易、新浪和搜狐等门户网站,底层为http/tcp等协议。

Web 2:read, write, share

UGC盛行,用户可以参与内容创建,交互变多,代表公司有Meta前身Facebook,Instagram等。web2公司存在垄断的弊端,平台对各自地盘上发生的事情和言论有管理权和监控权。比如这几天的王思聪微博被销事件和以前特朗普被推特禁言。

Web 3:read, write, own

区块链数据为主,创作者将会拥有网络(底层资产),代表公司包括内容创作平台Mirror、开源平台以太坊等。用户真正成为自己链上资产的主人。

新老机构大步入场Web3 融资规模创新高

Continue Reading

《堡垒之夜》开发商Epic Games从索尼和乐高融资20亿美元,用于元宇宙计划

广受欢迎的PC和主机游戏《堡垒之夜》背后的的电子游戏发行商Epic Games宣布获得20亿美元的融资,以加速其在元宇宙领域的发展。这笔交易仍需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将使Epic的股权估值达到315亿美元。

这笔融资包括现有投资者索尼和乐高集团背后的控股公司KIRKBI分别提供的10亿美元投资。PlayStation游戏机发行商索尼还在2021年4月向Epic投资了2亿美元。

根据一份声明,这三个合作伙伴计划结合专业知识和技术,通过开发新的虚拟制作计划以及体育和游戏领域的数字粉丝体验,来影响娱乐和数字游戏的未来。

宣布与索尼和KIRKBI完成20亿美元融资,打造数字娱乐的未来。

——Epic Games Newsroom (@EpicNewsroom)2022年4月11日

Epic Games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Tim Sweeney表示,这笔投资将有助于创造“玩家可以与朋友一起享受乐趣,品牌可以建立创造性和沉浸式的体验,创作者可以创建社区并蓬勃发展的空间。”

此次融资之前,Epic和乐高集团宣布达成合作,让元宇宙“对儿童和家庭来说既安全又有趣”。他们打算建立一个积极的、对家庭友好的数字空间中,为孩子们提供“能够让他们成为自信创作者的工具”。

Epic Games还开发了虚幻引擎(Unreal Engine),这是用于创建游戏的最大平台之一,可以与微软和Valve等公司匹敌。它的最新更新虚幻引擎5有利于创建基于NFT的边玩边赚(P2E)游戏。

在游戏行业最近的一系列大笔交易中,索尼斥资36亿美元收购了电子游戏开发商Bungie,Bungie是《光晕》(Halo)和《命运》(Destiny)系列游戏的开发商。此前,微软以690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使命召唤》(Call of Duty)和《糖果粉碎传奇》(Candy Crush)的发行商动视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

本文来源:Cointelegraph中文
原文标题:《堡垒之夜》开发商Epic Games从索尼和乐高融资20亿美元,用于元宇宙计划声明:本文为入驻“火星号”作者作品,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
转载请联系网页底部:内容合作栏目,邮件进行授权。授权后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侵权必究。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免责声明: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火星财经官方立场无关。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存在法律风险。火星财经反对各类代币炒作,请投资者理性看待市场风险。
语音技术由科大讯飞提供…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