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有学校禁止学生使用ChatGPT 聊天机械人惹起争议

ChatGPT 横空出世,有传微软入股 OpenAI,投资 100 亿美元於 ChatGPT。这聊天机械人却在某些界别引起争议。当中有美国纽约更有学校限制网络,禁止学生使用 ChatGPT。到底 ChatGPT 应用有什麽争议?

ChatGPT 应用引起社会界别争议

以下是对 ChatGPT 应用有争议声音的 4 个界别:

1. 教育界

《美联社》报导,纽约市教育局於 2023 年 1 月 5 日证实,当地公立学校网路和电脑不再开放ChatGPT,学校系统将过滤挡下 ChatGPT 网站。发言人 Jenna Lyle表示:「虽然工具可以提供快速且简单的答案,但它不能培养人类拥有批判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助学术和个人成长。」然而,师生仍可透过自己行动装置的网路连上ChatGPT 网站。

2. 学术界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 Furman University 哲学系访问助理教授 Darren Hudson Hick 於自己 …

Continue Reading

BAT 数藏“三国杀”:13 个平台隔空对垒,IP 争夺日趋激烈

开发数字藏品,正在成为一种时尚。

据《链新》不完全统计,国内参与数藏的用户,已突破千万,其火爆成程度,比之前爆火的链游、Defi,也不遑多让,因此吸引了大量公司进场,目前数藏平台数量已超过370家。

按照平台身后公司特质,可将其分为三个梯队,大多数平台处于第三梯队,少数布局早,有资本、用户支持的数藏平台处于第二梯队,比如数藏中国、女娲NVWA等,而以BAT(百度、阿里、腾讯)为首的互联网大厂旗下的数字藏品平台,它们无二级市场、安全合规性强,则处于第一梯队。

据《链新》了解,BAT三家企业中,开启数字藏品领域探索最早的是阿里巴巴,旗下阿里拍卖平台在2021年5月20日便探索数字藏品的拍卖;腾讯紧跟其后,于同年8月推出TME数字藏品平台,并上线胡彦斌《和尚》音乐数字藏品;而百度则于2022年才开始数藏领域的开拓。

在传统互联网巨头的光环下,近一年过去,BAT在数藏领域的开拓进度不一:

阿里逐渐形成了以鲸探为主,阿里拍卖、天猫、淘票票为辅的平台矩阵,最近阿里大文娱还推出了新的数字藏品平台“鱿物”。腾讯倚靠强大的版权库,推出独立App“幻核”,腾讯新闻、阅文集团、腾讯音乐、腾讯动漫也分别推出数字藏品馆、阅文、TME数藏、腾讯动漫四大数藏平台。百度则稍显逊色,只有内嵌于百度App、小度App的超级链数藏和寻宇数藏小程序,最近刚推出星际口袋独立App还在内测阶段,尚未对外公开。

三家头部互联网大厂,13个数藏平台,各有特点。BAT的现有地位和优势,是否有利于其在数藏领域攻城掠地?数藏征途又将带给它们什么样的影响?当二级市场批量产生,它们能否保持一贯优势?

阿里:脱胎支付宝,扯动大文娱

2021年,数字藏品爆火蔓延至国内,阿里嗅觉格外敏锐,于同年5月20日在阿里拍卖平台开启了第一轮数字藏品业务。

“一锤子买卖”难以持续,数字藏品交易需要稳定的露出窗口。阿里回到了支付宝的沃土,于2021年6月23日上线了支付宝粉丝粒小程序。

作为阿里区块链业务的发迹之地,支付宝背后的蚂蚁或许是数藏业务最稳妥的选择。

2015年,阿里选择在当时的蚂蚁金服成立区块链研究小组,并通过专利、公益、溯源、医疗、租房、金融、法律、BaaS8大渠道逐步发展区块链生态,支付宝及蚂蚁在这发展过程中浸润了区块链概念,为数字藏品的发展提供生长土壤。

阿里拍卖和支付宝粉丝粒提供相对稳定的露出窗口,这两个渠道的搭配分担了阿里数字藏品市场的业务,联合工作了大半年。

在此阶段,支付宝粉丝粒不仅与敦煌、白蛇2、镇魂街、喜羊羊与灰太狼、觉醒年代、丰子恺等知名IP联合,还获得了不少盛事活动的授权,推出杭州亚运会、北京首届马拉松等系列数字藏品。阿里拍卖也在此时上线大量数字藏品,“十二兽首”“甲骨文”系列等皆备受关注。

支付宝和阿里拍卖的数字藏品风生水起,其他板块也不甘落后,其中天猫走的是品牌联合“买实物送藏品”路线,而淘票票走的是影视化路线。

2021年双十一期间,天猫与五粮液、巴宝莉、科颜氏、宝洁等八大品牌联合推出数字藏品,并顺势于淘宝、天猫App内上线“天猫数字藏品”子类目,集中发布品牌与艺术家们的数字藏品,目前已经推出近百款。

淘票票推出的数藏窗口子类目,则与刘慈欣等知名作家联合,上线《流浪地球》《朝闻道》《只此青绿》等系列数字藏品,走小众文化路线。

随着国内数字藏品市场逐渐增大,阿里虽有支付宝粉丝粒、阿里拍卖、天猫数藏、淘票票等多个平台,但入口分散,不利于收藏者汇聚,难以承受市场热情,亟待一个新的平台主体。

于是,2021年12月25日,基于蚂蚁链技术基础的独立App鲸探正式上线,且很快推出第一个数字藏品《西游记》系列,受到广泛欢迎。

鲸探脱胎于支付宝粉丝粒,2021年12月10日,支付宝粉丝粒发布公告,称将推出独立数字藏品App,不仅结构上去支付宝化,且功能性更强,大量用户因此转战新平台。

下一个棘手的问题是IP。

鲸探上线初期,所发行的《西游记》系列、《三国英雄手册》等数字藏品多数由“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公用IP而来,几乎不见自有IP的影子。

这也使得鲸探在上线半月后急转博物馆藏品、艺术家联名方向,快速推出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系列、吴王夫差矛等超50款数字藏品,试图以高质量、高频率的数字藏品稳定用户。

效果是显著的。2022年1月21日至24日期间,鲸探用户量从200万增长至500万,平均每日增长100万。

至此,阿里形成了以鲸探为主导,阿里拍卖、淘票票、天猫数字藏品等多平台为助力的数藏格局。在此之后,阿里大文娱也加入其中。

2022年5月17日,鲸探官方微信发文,表示即将推出新数字藏品平台“鱿物”,由阿里影业旗下阿里鱼运营。

据《链新》了解,阿里鱼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卢浮宫、敦煌博物馆、颐和园、秦始皇陵博物馆和文化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在IP积累方面优势较强。

 

腾讯:“秀版权”的想象力有多大?

在数字藏品领域,腾讯的起步晚于阿里,至信链的发布时间也晚于蚂蚁链。不过,腾讯在影视(腾讯视频)、动漫(腾讯动漫)、音乐(腾讯音乐)、文字(阅文集团)等方面的版权优势明显,在数字藏品领域的发展上也有体现。因此,横向来看,腾讯对于数字藏品的探索速度并不慢于阿里。

2021年7月30日,QQ音乐一马当先,上线“TME数字藏品”功能页,并于8月20日推出首张数字藏品预约——胡彦斌《和尚》20周年纪念黑胶数字藏品。而后还推出音乐人计划,与张楚、周传雄、莫西子诗、肖泉、一颗小葱等音乐人深度绑定,为平台储备更多版权资源。

阅文集团紧跟其后。2022年1月5日,阅文集团宣布国内首个网文IP数字藏品《大奉打更人之诸天万界》开启预约,限量2000份,定价158元,窗口位于起点读书App,于1月8日正式发售。

藏品内容不仅包括人气网文《大奉打更人》的番外大结局,还随机附有作者卖报小郎君的手写签名、寄语等,上线即售罄。

同月26日,腾讯新闻、科技日报联合中国航天神舟传媒发起“2022,太空寻宝”活动,上线“腾讯数字藏品馆”小程序,并首次推出航天主题数字藏品,利用VR和手机重力感应技术,创造用户在太空中“寻找宝藏”的互动方式,向用户传递来自太空的新春祝福。

此外,2022年4月20日,腾讯动漫推出“十年限定有声纪念绘票”数字藏品,共10款,分别是著名IP经典作品《我叫白小飞》《狐妖小红娘》《从前有座灵剑山》《一人之下》《妹子与科学》《铁姬钢兵》《通灵妃》《武炼巅峰》《大王饶命》《不健全关系》等。

对比来看,不论是阅文、腾讯动漫还是腾讯新闻,单一事业部的数字藏品各有专攻,不同于阿里的“大杂烩”。只是,这些数藏平台尚未成熟,虽有试水之举,但大量高质量IP并未完全开发,发行数字藏品的频率和数量也不稳定,未来需要找到各自途径才能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

不过,作为版权大户,腾讯一早就成立独立的数字藏品平台“幻核”,以App形式运营,首期限量发售300枚有声《十三邀》数字藏品。比2021年底成立的鲸探足足提前了4个月。

对比鲸探,幻核上线的数字藏品发行量要少一些,敦煌壁画系列、沈阳故宫如意系列单款发行量都在1000-2000份,全系列发行量都在万份左右,数量对比动辄单款上万份的鲸探藏品也显得单薄。

或许是物以稀为贵,幻核的数字藏品均价普遍较鲸探高一些。当然,这也离不开腾讯高质量的版权库、IP联名库的助力。

据《链新》统计,幻核所发数字藏品中,不仅包括全网阅读量超300亿的国漫《非人哉》、评分高达9.7额超人气国漫IP《狐妖小红娘》、经典游戏《仙剑奇侠传》,还包括艺术名人张大千、齐白石等,即便是联名方也囊括了中国文化传媒新文创平台、巴宝莉、中船文科、故宫等多家知名机构在内,仅博物馆联名就包括西安、甘肃、湖南、山西、沈阳等地。…

Continue Reading

Web 3创作者经济报告:Create to earn正在改变创作者收入模式

创作者经济是互联网时代下的全新经济模式,独立的内容创作者(如博客、社交媒体网红、摄像师等)通过去中心化的平台或社区等方式发布自己的原创内容并获取收益。

当前创作者经济包括超过5000万名内容创作者和策展人、社区建设者、为创作者提供收益服务的金融和软件工具。

Web2创作者经济中暴露出收入分配不均、内容管理权缺失、恶性竞争等问题,驱使创作者由Web2向Web3迁移。

Web3创作者经济让创作者拥有对内容的控制权,原创受到保护,优质内容更有机会获得奖励。

Web3创作者经济项目类型的应用场景涵盖内容创作、NFT发行和交易、社区建设、粉丝激励、资产管理,已经形成完整的价值链条,帮助创作者利用内容、NFT、社交代币等紧密连接粉丝。

这份报告基于28个Web3创作者经济项目,将从三个角度分析Web3创作者经济:Web3创作者经济项目生态;创作者、平台、粉丝三方关系;Create to earn模式及其发展前景。

Web3创作者经济

(一)Web3解决了Web2创作者经济的痛点

Web3创作者经济相较于Web2创作者经济有四方面的优势:创作者拥有对内容的控制权、原创内容保护、筛选优质内容、提升创作收益。

1. 创作者拥有对内容的控制权

Web2创作者经济中,创作者上传的内容都被存储在中心化存储平台当中,而内容传播和分发都由平台完成,创作者对其内容的使用受制于平台。

Web3创作者经济中,创作者上传的内容实现去中心化存储,永久上链,创作者具有对内容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创作者可以将其内容制成NFT进行分发,NFT的智能合约和创建钱包地址具有一定的确权作用。

2. 原创内容保护

Web3创作者经济与Web2最大的不同就是引入区块链技术,所有内容上链并产生独一无二的智能合约地址。在Web2平台中经常出现的抄袭、模仿、搬运造成最后原创者受到利益侵害的问题,在Web3时代下得到解决。

例如,基于Mirror的收益分流功能,用户不仅可以清晰地还原出作品基于多少改编作品,还可以直接通过智能合约对改编对象给予相应的回报,有助于调动原创的热情,推动更多优质原创作品出现。

3. 更有利于筛选优质内容

Web3社交平台对于用户提交的内容建立了筛选机制,主要包括平台评选、用户评选、机器人筛选等方式。平台通过以上筛选方式,为优质内容提供代币、NFT等奖励,激励创作者提交原创、符合市场需求、高质量的内容。例如,Yup将点赞、评论等社交活动对内容质量进行影响力代币化,将奖励分配给更具社交价值的内容。

除了内容筛选机制,社交平台还设立了打赏机制,用户可以为自己喜欢的内容打赏,打赏资金直接发放给创作者,激发创作者的创作热情,有助于提升其内容质量。

4. 提升创作收益

NFT平台、社交平台、内容发布平台为创作者提供了获得收入的渠道。

创作者可以通过工具将其内容制成NFT发售,获得收益。社交平台和内容发布平台的打赏机制、代币奖励机制,为优质内容创作者提供收入。

创作者收益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在Web3时代下也有所改观。受制于中心化平台的内容分发,头部创作者分配到大多数收益,而小博主的推流和收益并不理想。去中心化平台内容分发机制更加灵活,加上平台奖励机制,让更多创作者能够享受到创作红利。

(二)创作者经济项目类型及功能

统计的28个Web3创作者经济项目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通过内容创作获得收益的项目、NFT、社交代币。

1. 通过内容创作获得收益的项目

通过内容创作获得收益的项目类型主要是两类:发布内容获得收益、订阅收入。

发布内容获得收益:创作者通过内容创作平台(如Mirror)发布内容,读者可直接向作者的钱包地址打赏。此外平台也会对内容进行筛选,对优质内容创作者提供奖励。

订阅收入:读者可订阅创作者的新闻信、关注创作者的内容发布账号。例如会员制订阅平台Creaton,为创作者提供来自粉丝的实时订阅收入和对其内容的所有权。

2. NFT

NFT为创作者提供了新的收入渠道,创作者可通过将内容铸造成NFT销售获得收入,也可以通过向去中心化社交网络提供内容获得NFT奖励。例如DeFine根据创作者在社交平台发布内容活动的表现发放NFT。

3. 社交代币

社交代币是个人或组织为激励用户/粉丝产生价值发行的代币,社交代币的影响力和激励作用主要基于个人或组织的声誉、盈利能力以及相关品牌的影响力。

Roll、Rally等社交代币发行平台为创作者及其社区提供创建社交代币的工具,激励社区成员产生价值,创作者也可通过社交代币获得内容打赏和资金支持。

Web3创作者经济项目

本章节将在每个类型下介绍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内容包括简介、创作者收益、代币、融资信息。

(一)通过内容创作获得收益的项目

1. Mirror

简介:Mirror是内容创作和发布平台,功能包括文章发布、Crowdfunds与合作贡献分流、数字藏品及其拍卖、治理的社区投票。…

Continue Reading

赵长鹏:关于UST/LUNA崩盘事件的7点总结和3点建议

Binance 首席执行官赵长鹏在官方博客发表文章阐述了在 UST/LUNA 崩盘事件中学到的经验教训,全文如下:

过去一周,UST/LUNA 崩盘这件事一直困扰着我。

事实上,我每一次参加采访都或多或少会谈到这件事。为了进一步澄清我对这个话题的想法,在此做一个汇总,包括个人观点、经验教训、溢出效应、系统性风险、市场弹性、监管法规等等。

UST/LUNA 崩盘的确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件,也影响了许多人。在 Binance,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每一位受影响的用户。可悲的是,很难找到一个取悦所有人的解决方案,虽然社区讨论了许多提案,但很不幸,每个提案都存在缺点。 我曾在 Twitter 上公开表达了对这件事的看法,Binance 也自愿让 Terra 项目团队优先专注于帮助散户投资者。

1、设计缺陷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 UST/LUNA 的设计缺陷。

理论上来讲,当使用不同资产作为抵押品与一种资产挂钩时,总可能出现抵押不足或取消挂钩的情况。即使超额抵押 10 倍,抵押资产也可能出现超过 10 倍的崩盘风险。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 100% 稳定的(相对于其他事物)。

● UST/LUNA 最大的设计缺陷就是——认为铸造更多资产会增加其总价值(市值)。印钱不会创造价值,只会稀释持有者手上 TOKEN 的价值,以指数级速度铸造 LUNA 让问题变得更糟,所以设计 UST/LUNA 的人应该先弄清楚这件事。

● UST/LUNA 另一个设计缺陷则是提供了过于激进的激励措施。具体来说,Anchor Protocol

Continue Reading

Aave团队新作Lens:当社交关系成为公共设施

在Web2的世界里,社交总是最令人兴奋的赛道:短时间内就可能爆发巨大的流量,沉淀的社交关系能够形成坚固的护城河,层出不穷的功能和内容让所有人都能获得新的产品体验。每一个互联网原住民都是社交产品的用户,这个赛道有着最广阔的用户群和最变化莫测的需求。

Web3的发展历程中已经有了Defi作为坚实的落地赛道,Aave、Uniswap等产品满足了借贷、交易等基本需求,形成了稳定的商业模式。Web3要继续扩张,必须延伸出更多稳定可持续的赛道和产品,否则总是在击鼓传花的阶段。

新兴赛道中,社交无疑令人瞩目,也吸引了大量资金和团队入场。下图展示了和社交相关的分类及代表产品,包含资质证明、社交媒体、社交图谱、信息流、社交代币等等应用。台上唱将众多,但还没有出现能够可以Web2媲美的爆款应用。

未来Web3的社交场景如何,难以预知,但是从现有产品的设计思想出发,或许可以对未来做一点想象。本文希望以基础设施协议Lens Protocol为切入点,尝试窥探Web3社交的前景。

Lens Protocol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项目,由Aave的创始人Stani Kulechov所建立,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图谱,鼓励其他团队基于Lens的社交图谱以及功能模块,来搭建不同的社交产品。Lens Protocol已于5月18日在Polygon主网上线,值得我们在早期试用和研究。

本文目录:

1. 产品机制

1.1 基础架构:基于NFT的架构和可延伸的功能模块1.2 架构意义:社交内容的开放化和资产化

2. 运营现状

3. 团队及融资

4. 优势与风险

5. 附录

 

1. 产品机制

 

由于Lens本身是一项基础设施,而不是一个有完整前端的社交产品,所以Lens的产品机制主要体现在其架构和功能模块上,本文将对此展开介绍。只有理解了Lens的架构,才能理解其可以实现的社交世界。

 

1.1 基础架构:基于NFT的架构和可延伸的功能模块

Lens的架构特点在于高度依赖NFT,用户所有的行为都会被记录为一个NFT、或者某个NFT的部分信息。所有的NFT都是ERC-721标准,分为三类:个人主页NFT(Profile NFT)、关注NFT(Follow NFT)、收藏NFT(Collect NFT)。

个人主页NFT类似一个完整的个人账户,铸造了个人主页NFT后,用户可以创建账户名、在这个账户下发布帖子/评论/转发,这些信息都从属于个人主页NFT,换言之用户发布过的内容都在用户的钱包里,实现了用户对内容的所有权(Ownership)。

内容的存储逻辑较简单,所有内容仅在链上保存一个URL地址,地址指向存储在链下的具体内容,而链下的存储方式由前端产品自行决定,可以是去中心化的IPFS/Arweave,也可以是中心化的AWS S3。

以测试网为例,在用任何一个基于Lens搭建的产品建立了个人主页NFT后,在Polygonscan内可以看到,在这条交易下生成了一个Lens Protocol …

Continue Reading

三分钟速览跨链交易协议Chainflip

hainflip Labs 是一种基于 Substrate 的去中心化、去信任的协议。该协议可以通过自动做市商(AMM)模型在不同区块链之间实现自动跨链交换且无需验证用户身份。

与 CEX 一样,Chainflip 通过在每条链上部署钱包来连接链。不同之处在于 Chainflips 的协议协调是通过广泛接受的数据库 State Chain 实现的,而非集中式数据库。

用户无需备份密钥文件、下载新的浏览器钱包或安装一些特殊软件,只需要网络、浏览器和目标地址,发送 Token 并提供兼容的地址就能够以无需信任的方式跨链 swap。在 swap 的任何阶段,都不需要原生 Token (FLIP),因为用 FLIP 支付的网络费用会自动从交换中扣除,并通过流动性池,最终被烧毁。

Chainflip Labs 该项目具有 swap 速度快、易于使用、跨链扩展性强等优势。其最终目标是为所有主要区块链实现自动化交换,为用户提供一种易于使用、可靠、安全且无需许可的方法来完全避免托管交换。他们认为广义跨链能力、去中心化、产品的可用性等属性和指标对于实现该目标很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该项目的安全模型侧重于惩罚恶意行为,仍存在由于智能合约漏洞或错误、支持链上重组等带来的安全风险。

由于 Chainflip Labs 在自己的独立执行环境中运行,大部分交换执行可以由验证者网络自动执行,无需复杂的用户交互。未来该项目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点,并且应该设计新功能以利用这一点为用户带来利益。

工作原理

Uniswap,Curve 和其他现有的流动性池平台依靠以太坊智能合约保证安全,使用户可以无信任地将资金送入和送出这些平台。Chainflip 作为跨链,不能依靠单一智能合约的安全来产生预期的结果。相反,Chainflip 依靠的是一个保险库系统,它可以无信任地保护平台用户的资金。每个支持的区块链都有一个金库,由验证者操作,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服务器,联合管理的加密货币钱包,由被称为验证者的桩节点控制。

为了创建这些金库,验证者参与了一个设置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节点被确定地选择为下一个活跃的金库服务。这些节点共同构建了一个阈值签名钱包,只有在给定的验证者的阈值签署交易时,才能从中发送交易。用于生成金库的方案在签署交易时不需要受信任的交易商或披露密钥,投入到网络中以获得奖励。验证者和他们的金库使 …

Continue Reading

寻找Web 3的灵魂:规划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未来

前言:

本文作者 Glen Weyl 是微软首席技术官办公室的研究员,也是《激进市场》(Radical Markets) 的合著者。本文改编自《去中心化社会:寻找 Web3 的灵魂》,这是 Glen Weyl 与 Flashbots 的策略师 Puja Ahluwalia Ohlhaver 以及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共同撰写的一篇论文。

Web3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打造了一个具有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并行金融系统,震惊了世界。密码学和经济原语,也即构建模块,比如公钥密码学、智能合约、工作量证明 (PoW) 和权益证明 (PoS),已经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开放的金融交易生态系统。

然而,金融交易依赖的经济价值是由人及其关系产生的。由于 Web3 缺乏表示这种社会身份的原语,Web3 已经从根本上依赖于它想要超越的非常中心化的 Web2 结构,因此复制了 Web2 的局限性。

例如,缺乏 Web3 原生的身份和声誉迫使 NFT 艺术家经常依赖于中心化平台,比如 OpenSea …

Continue Reading

估值34亿美元,读懂PayPal的web 3版本MoonPay

MoonPay 是目前 Crypto/NFT 世界最知名和规模最大的法币出入金品牌。对 MoonPay 常见的称呼是 PayPal for Crypto,但是 MoonPay 酷且年轻的品牌形象更像 Stripe,它对于客户的战略性作用则更像 Bolt,还充当了一些名人的 Web3 私人银行。截止 2021 年 11 月底,它累计处理了 20 亿美元的交易(2020 年的 35 倍)、验证了超过 700 万名用户、接入了超过 250 个合作伙伴(较 20 年增长 5 倍,这包括 Bitcoin.com 这样的交易所、Phantom 等钱包和 OpenSea 等应用)。MoonPay 从 2019 年走向市场就保持盈利,22 年收入超 …

Continue Reading

“走下神坛”:那些重仓 Terra 的顶级机构们,事后有哪些反思?

引言:Luna 从数百亿市值到顷刻归零,而就在短短几个月前,它还完成了一轮10亿美元的融资,由 Jump Crypto 和三箭资本领投,Republic Capital、GSR、Tribe Capital、DeFiance Capital 等参投。

全球顶级量化机构 Jump、加密新锐资本三箭、韩国头号加密VC Hashed 以及以设计经济模型著称的 Delphi,被戏称 Terra 的四大护法。Galaxy CEO Mike 将 Luna 进行纹身,更是成为了一幢笑话。

目前 Galaxy Delphi DeFiance 都发文详细阐述与反思了此事。

来自 Galaxy CEO Mike Novogratz 的一封信:

我的纹身将不断提醒我,风险投资需要谦逊。

致我们的股东、朋友、合作伙伴,以及加密货币社区:

在过去的一周里,我一直在反思经济和宏观市场,我们的行业以及 Galaxy 在其中的地位。

目前在市场或 Terra 生态中,都没有任何好消息。仅 Luna 和 …

Continue Reading

写在以太坊“大合并(The Merge)”前夜

上午看了 V 神在 ETH 上海的直播,有些新的见解跟大家分享下。

1/

首先,我们能看到的就是 V 神有意淡化「ETH 2.0」这个概念,而更强调 PoS,danksharding 等具体技术。

2/

其实不止是 V 神,能够察觉到,「ETH 2.0「这个术语,整个以太坊社区都在有意避免使用,以防给其他人造成误解。说白了,PoS ETH 和 PoW ETH 的「大合并」(the merge),就是单纯的共识机制切换,更像是权力交接,而用户层面没有实质性变化。

3/

在「大合并」之后,PoW 矿机节点全部下线,换成 PoS 节点,比如 Lido、各家 CEX 等等。

说实话,难度炸弹就在这里,显卡矿工们不下不行,除非搞分叉。但是,目前 ETH PoW 矿工的话语权实力、时间窗口也不足以支撑这样的分叉。

4/

所以,PoS ETH 不再是一条新链,只是切换现在 ETH …

Continue Reading